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马战备情况(六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马战备情况(六) (第1/2页)

    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,小将扬名第二百二十五章兵马战备情况同样的,马家商队跟塞外胡人等外族这样大规模的交易,有个固定的地方会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像目前这样由官方确定客源和货源,然后规划路线,由军队护送商队,大规模千里奔袭运输粮草的方式,实在是不大合适。

    虽然暂时看起来还可以,但是等到打仗的时候,哪会有军队来护送他们?所以,尽量找一个地方,将粮食财货都储存在那里,直接进行固定交易会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只是如今马家最毗邻胡人的地方也是武威郡那边,这里其实有点绕路。纵使是从凉州的地界来看,安定和北地两个郡的更北面,都远比武威更接近胡人,也不需要绕更多的路。

    然而,如今的安定郡和北地郡,都在董卓手里。相当于是董卓西北方向的重镇。

    不过,重镇虽然不假,但如今的北地和安定两郡,情况确实有些尴尬,因为两郡相当于是董卓地盘上的一个“半岛”,突出了出去,和董卓的大部分地盘离得都比较远。

    关中正北面的许多地盘,放到后代就是陕北那些地方,董卓其实并没有掌控在手里。

    此中原因,一方面是这些地方土地并不怎么肥沃,粮食产出不怎么高,战略位置也不是很重要,而且从河谷平原出发攻打高原地带,本就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情。

    此外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如果攻下了关中之北的现在的陕北地区,就会和河套平原相毗邻。

    而河套平原如今所栖居着的,正是拥有近十万控弦之士、弓马娴熟、战斗力强悍的南匈奴。

    南匈奴在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之后,实力已经颇为强大。纵使是董卓,也不敢轻易正面撄其锋,与其相对抗。

    而且,南匈奴经常出兵,南下攻击边疆郡县。放弃了陕北这块地方,其实也就相当于在南匈奴和关中之间设置了一个缓冲地带。

    否则的话,出兵占领关中之北的陕北地带,不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损失许多部队,而且攻打下来之后,也没有多少人口迁移过去,也没有多少粮食产出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还会每年遭到胡人的攻击,损失不少人口和财产。

    因此,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,董卓当然不会去做,除非他自认实力强大,完全能把南匈奴吊打,随便按在地上摩擦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关中现在人口相对稀少,实力已经比巅峰期衰落了不少,因此本着宁缺勿滥、宁精勿滥的原则,董卓一方也就没有把触手伸向关中之北。

    这也就造成了安定和北地两郡在东面,基本上是没有己方的地盘相接壤的。

    而在南面,虽然是汉阳郡,但汉阳郡的主要防御方向和战略位置是面对马家的,也顾及不到安定、北地两郡。

    毕竟,汉阳郡是凉州最繁华的一个郡,凉州曾经的治所冀县就在汉阳郡里面。而汉阳郡如今已经被马家占了一半,和马家如今的治所金城也是处于大致同一个纬度和交通要道上。

    因此,汉阳郡方向并不能给安定和北地两郡带来多少安全感。

    而安定和北地的正北面,那就不用说了,那更是胡人的势力范围。

    北面和东面都没有己方的地盘,南面虽然有但却借不上力,西北面也是一片没有多少战略价值和农业产出价值的地方。

    倒是西南面和武威郡的一些地方接壤,但也不是很重要的地方。

    东南方和关中西北地带接壤,但关中向西方向的走势,基本是通往汉阳郡以及金城这一带的主要干道。相当于后世的从西安到宝鸡,从宝鸡到兰州的这一条高铁铁路高速公路汇聚的交通要道。

    因此,安定北地两郡,此刻就相当于是被孤立了出来。除非有一方势力能够彻底占领凉州,那么就可以从南部的汉阳郡和其他郡县得到力量支撑。

    或者是董卓壮大实力之后,占据了关中以北的地方,那么它的南面、东面、东南面就会得到一方势力的支撑。

    而如今在董卓治下,他们几乎是处于“不是飞地但却胜似飞地”状态的一块地方。

    本来,刚开始的时候,张济还曾经率军驻扎在安定郡,将董卓在凉州的主要兵马驻扎在那里。

    毕竟,那一片地方其实也算得上是战略要地,只不过因为暂时的地缘政治、周边环境的原因,而显得像一片孤岛罢了。

    但是,自从初平二年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