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二百零七章 问题解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二百零七章 问题解决 (第1/1页)

    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,小将扬名第二百零七章问题解决当天晚上,整个敦煌郡军队的各大头领一直争吵到深夜,也没有商量出个结果来。毕竟,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,实在是太难以下决定了。

    而且,马超也并没有逼迫过甚,虽然条件要求比较苛刻,但时间还给的勉强算是宽裕,至少不那么紧迫,他们还有两天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只是两天之后,还能怎样呢?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的话,明天、后天敦煌军中各大将领依然会相互扯皮的局面,众人各执一词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    不管是鱼死网破,拼命一战,还是大家就此答应对方的条件,主张不同观点的双方都有着各自非常充足的理由。

    大家又都是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多年的人,信念和意志极为坚定,除非是在不可抗力的威胁下,否则很难被人动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。

    譬如说目前的马超,对于他们来说,就是一个接近了不可抗力程度的威胁。

    因此,他们面对马超的威胁,就心惊胆战,不得不考虑一下对方是否真的会不顾人质、悍然出手,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样,对于马超的话语置之不理。

    但是,马超给提了他们条件之后,是由他们内部人自己去商量的。而这些内部人之间,彼此的伙伴对于自己来说,并不是什么不可抗力因素。

    因此,面对队友们不同的说法和道理,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进行反驳,而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、听从别人的观点。

    这一夜,敦煌军的各个将领大部分都陷入了失眠之中。对于他们的未来、对于他们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如何过,充满了忧虑和惶恐。

    毕竟,目前的局势,是个明白人就能看的出来其严峻程度。

    且不说他们不答应马家的条件,情况会变得如何糟糕。即使是他们答应了对方的要求,那又能怎样呢?

    只是占据半个敦煌郡,如何能够和息鼓重振、重整军队后的马家军相抗衡呢?

    就算他们可以要求有几个月的停战时间。但是,只靠半个郡的地方,就算再给他们几个月的时间,他们又能发展壮大到各种程度呢?

    等到今年这个冬天过后,对方平定了河西四郡,巩固了麾下的实力和对治地的掌控力度,休养生息,厉兵秣马。明年春天再带出几万人前来攻击的话,他们到时候又将如何应对?

    答应对方的条件,相对而言只不过是多苟了半年而已。

    不过话又说回来,得过且过,能苟活半年也是半年。

    到时候就算抵挡不了马家的兵锋的话,还可以率军离去。跑到别的地方,凭借手中的几千人马,至少也能做个山大王,日子照样过得美滋滋。

    但如果现在不答应的话,很可能过几天就要喋血于此,葬身战场,甚至身死之后,连家属亲朋好友都不得安生。

    正是在这样的顾虑下,渐渐的,有更多的人开始倾向于放弃第一个选择,而是选择答应马家的条件。

    在众人的相互辩驳后,到第二天结束的时候,支持答应马超条件的人,已经达到了接近总人数三分之二的程度。

    尽管第二天众人也没有商量出什么结果,但局势已经相对明朗。甚至有几个比较极端的将领,还邀请其他将领去再度议事。

    这些极端的将领,想着要对那三分之一不愿意向马家服软的耿直将领,直接来个军事政变,搞掉他们,然后带着剩下的人接受马家的条件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样极端的想法自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支持,因此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    不过,这个事情虽然没有做成,但消息却在暗中传播了出去。

    这也就导致了,第三天众人共同聚集在大营中议事的时候,那些直到昨天晚上还坚持不向马家妥协的人,内心里极为惶恐,总是在提防着剩下的人,看他们是否会对自己下毒手。

    当然了,如此情形下,也有一两个胆子小的人,直接就此选择了屈服,加入到了对方的阵营中,一起劝说着昨天晚上还和自己处于同一立场和观点的战友们,让他们放下成见,跟着大部分人走,一起接受马超的条件,安安静静地退回敦煌郡西面,当个半年的土皇帝之后再说。

    对于个别软骨头这样的行为,剩下的几个人那是恨得咬牙切齿,但却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毕竟,主张接受敌人条件的人,已经占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。

    在众人的灼灼目光之下,一名主张死硬到底、在敦煌军中威望素著的将领,在看到形势已经无可挽回,而自己的队友也已经惊慌失措之后,作为主心骨,终于提出了一个救场的策略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