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127 《夜奔--点绛唇》 (第1/1页)
夜奔》是出自程小楼前世中国明代山东李开先所著宝剑记》传奇中一折。主要讲述了林冲被jianian臣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后,草料场被高俅差来暗害他的两个jianian贼所烧,愤而杀死仇敌连夜投奔梁山的故事。 戏一开始,就响起了铿锵有力的锣鼓点,瞬间渲染出了一股紧张的气氛。 锣鼓点越来越急促。 突然。 “咳嘿!” 一声粗狂冲充斥着金戈铁马般的内白后,一袭箭衣,腰挂宝剑的程小楼就双目如电的冲了出来。 程小楼出场的动作,既不是“起霸”,又不是“走边”。 “起霸”多用于大将出场。 “走边”则是短打角色居多。 此时程小楼扮演的林冲虽属大将之流,穿着便服出场所以定位“箭衣”。 他在二者之间既不能像长靠武生,身段大而刚猛,又不能象短打武生动作小巧利落。 所以单从一个出场的动作,程小楼就结合了靠把武生的大气,短打武生的利落,加上书卷雍容气息来烘托林冲此时的身份背景。 他这一个出场的动作,在激烈的身段中没有丝毫丢失八十万教头的身份和风度。 夜奔》中林冲一角属于“箭衣武生”,既有长靠武生的大将之风,气势不凡,工架优美、龙行虎步间尽显稳重端庄之气。又有短打武生的矫健灵敏,举手投足间尽显漂,率,脆! 仅仅只是一个出场的动作,程小楼就不知道引得多少人隔着屏幕大声叫好。 不仅是寻常的普通戏迷,就连很多梨园之人,看到他这一连串干净漂亮,没有丝毫脱离带水的亮相,都惊的眼睛都直了。 “数尽更筹,听残银漏,逃秦寇,嗳好,好教俺,有国难投,那答儿相求救?” 第一段的曲牌名为点绛唇,前两句描写林冲在夜间行路的情景,后三句则是诉说自己的遭遇以及所处的环境。 这几句唱词粗略介绍了林冲的遭遇。程小楼身段和戏词结合,表示求救无门,束手无策。他的每一个动作、身段、眼神,都可以说完全是形象的肢体语言。 戏一开始,程小楼就用一段仙吕宫调点绛唇完美的诠释了武生戏的“字字有身段,招招不含糊,唱腔满宫调”的超高境界。 “欲送登高千里目,愁云低锁衡阳路。鱼书不至雁无凭,几番欲作悲秋赋。” “回首西山日已斜,天涯孤客真难度。丈夫有泪不轻弹,只因未到伤心处。” 程小楼在念到“欲送登高千里目”时,用左手按剑,跨右腿,左腿“偏月亮门”,然后右手指向远方,眼睛用力向左台角远望。 念至“愁云低锁衡阳路”时,则是“跨虎”转身,脚踩“弓箭步”,向右角站丁字步,右手与右腿作两次交叉,再作低式指出。 “鱼书不至”则是用右手打左手心,左手掌伸出,右手伸两指,用反指高抬过头顶指左手,表示是书信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