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三十五章 天罚 (第1/1页)
驸马都尉,承恩公刘广的葬礼早就传出风声,百姓将信将疑,毕竟他们可都记得秦元帝早在上个月还怒斥刘广为逆贼! 抄捡了许多为刘广不平的文人的家。 只要同刘广有所牵连的人就没有好的。 如今,秦元帝竟然承认刘广的功绩? 甚至由辅政康乐王亲笔为刘广写了祭文? 世界变化太快,百姓们有点懵。 随后百姓们大多佩服秦元帝广博的心胸,给予昔日的对手足够的尊重,意味着秦元的境界已在刘广之上了。 秦御把公布祭文的地方放到太庙,除了供奉秦家祖宗外,太庙也有功臣祠。 武安郡王等为国牺牲的功臣位列功臣祠之中。 围观的百姓大多跪在太庙大门口。 因为太庙神圣的地位,纵然人多也没人敢喧哗。 只要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在谁家祖宗面前大嚷大叫。 秦御同样穿着厚重的玄色衣衫,头墨玉头冠,矜持贵重,肃穆沉稳。 偷偷看他的人不少。 满朝文武都来到太庙,跪伏下来恭听康乐王的祭文。 太子和皇子王爷离着秦御更近。 面色堪比砂锅底的太子殿下狠狠瞪着秦御,他的目光若是刀剑,秦御早被他碎尸万段了。 他唯一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竟然是自己最大的威胁! 以前秦桓几次提醒他,他都没当回事,现在他发觉自己比猪还要愚蠢! 既然有太子了,何必还要多出个辅政康乐王? 太子感到自己的权柄生生被秦御夺去一大半。 哪一朝的太子有自己委屈? 不仅有虎视眈眈的兄弟,上头还有一位老而不死的父皇,身边有一个足以左右朝廷的辅政康乐王! 不是这几天常德等幕僚开导太子,他此时绝不会跪在太庙! 祭文,本来该是他写。 也该是他站在焚烧的香料前念诵祭文。 太子手指扣着太庙的地砖缝隙,祭文谁不会写? 秦御的祭文也不怎样,对刘广的功绩多是一笔带过,平平淡淡的表功,反而对刘广同秦元帝争天下时的事表述更多。 什么刘广兵围秦元帝。 什么秦元帝如何得老天爷眷顾,借着天降神风暴雨突围。 还说刘广当日拜秦元帝为岳父,心甘情愿迎娶安慧公主,并说永不背叛岳父。 这不是明摆着扯淡吗?! 谁不知道当时刘广娶安慧公主是权宜之计?还是秦元帝死乞白赖提出嫁女。 论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本事,太子觉得还不真比不过秦御。 虽然常德和幕僚也帮太子分析秦元帝恩封刘广的意图,太子也明白自己当时理解错了父皇的意图。 但他始终认为是秦御太狡猾,心机太深。 竟然是嫡亲兄弟,秦御当时也在场,也明白秦元帝的意图,为何不提醒他? 秦御就没把自己当亲兄弟,还是想着自己的太子之位! 何况他当时因为脑子受伤一时没想明白,过后还能不明白了? 秦御依然不肯推辞给刘广写祭文的差事。 如今辅政康乐王站在太庙之前,仿佛太子一般率领朝臣文武,堂而皇之出现在太庙,出现在百姓面前!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