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227章 嘎隆拉雪山 (第1/1页)
这叫什么? 这叫委婉的拒绝你。 商务部会批准吗?估计不会。上级领导又不傻。 印度人整天在背后搞小阴谋,小动作。这种有好处的事情,怎么能够便宜印度人? 最好是给他们画一个大大的馅饼。 顺便给给他们挖一个大大的陷阱。 “啊?是吗?”果然,萨马汉立刻就感觉希望不大了。 “当然。”王步安一本正经的说道。 印度青年就不说话了。 南非青年暗暗的庆幸。 幸好我们南非和华夏的关系不错啊。 否则,按照王步安的报价,100台水分子合成器,至少还需要另外支付15亿元人民币呢。 旁边的谭博文完全是看傻眼了。 就这么一下下,王步安就收入1亿元人民币?有没有搞错? 果然是已经飞天的人啊! 完全脱离了凡人的阶层。 “走吧!” “出发!” 一路顺利的到达芝城。 无惊无险。 风平浪静。 什么意外都没有。 没有故障。 发动机没有故障。 底盘没有故障。 整个动力系统都没有故障。 回头统计一下,总共走了十天的时间。行程大约1500公里。 中间走了很多的弯路,还绕行了一段北线。 复杂多变的地形被征服了。 毫无障碍。 第一阶段的报告 彭德铭的评价是:优秀。 丁卯的评价是:优秀。 梁戈的评价是:优秀。 对于磐石150发动机的性能,稳定性,可靠性,众人的评价都是非常的高。 相关的报告很快就被递送上去。坦克车队在芝城暂时休整。 在上级领导批复之前,车队暂时不能擅自行动。 按照原来的计划,可能要去一趟墨脱。 没错,就是墨脱。 那个华夏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。 由于墨脱的特殊的地理位置,决了是每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可以通行的。 想要到达墨脱,首先是要翻越嘎隆拉雪山, 这个时间就是夏季。 一旦进入冬季,就会大雪封山,寸步难行。 然而,即使是夏季,想要翻越,也是非常困难的。各种泥石流、融雪、融冰、洪水、塌方、落石所有的拦路虎都齐全了。 后来开通了嘎拉隆隧道,终于是确保了每年都可以基本通车。 可是坦克车队不能走隧道。 必须是走旧路。 也就是原来的扎墨公路。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。 扎墨公路北面的平均海拔,在五千米以上。而在墨脱县城,只有一百多米。换言之,就是需要连续下坡五千米。 显然,这对于车辆的考验是非常大的。不但是持续的下坡。回来的时候,还得持续的上坡。 道路的一侧,就是雅鲁藏布江。咆哮的河水,号称全世界最凶。 如果是掉下去的话,估计蛟龙都得淹死。 然而,坦克车队需要的。就是这样的残酷的考验。 首先要征服的目标,就是嘎隆拉雪山。 它是岗日嘎布山脉的西端段也是横断山脉的西北极端,平均海拔4800米,山口海拔4200米左右,是南面印度洋暖水气和北面青藏高原高寒水气的交锋带,气候多变,令人生畏,加上地质构造复杂,活动剧烈频繁,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雪崩、滑坡、泥石流。 嘎隆拉山口是骡马道路,也是墨脱公路扎墨公路旧路所过,一年只有59月能通行。 大雪封山季节徒步垭口的危险是什么? 遇到呼啸的阵风就会被刮下千米雪崖。 而且附近有七个雪峰垭口,找错垭口则后果就不堪设想。 形象的来说,走错了,就是直接进入鬼门关,以后都没有机会回来了。要么是被冻死。要么是出意外死翘翘。 彭德铭、丁卯等人可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。他们做了紧张的战前动员。 有关的资料,也是分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。 “嘎隆拉山,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波密县交界地带。是驾车进入墨脱的必经高山。其地势陡峭,地形复杂,山顶常年积雪平均厚5米至6米。每年69月积雪溶化后,行人方能通过。”王浩大声朗读资料,“其余时间道路积雪,路径不辨、深浅难测,不能通行,完全封山。时至今日,墨脱仍被外界称作高原孤岛王总工,你确信坦克能走?” “当然。”王步安淡定的说道,“坦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。关键是你的驾驶技术。” “现在是七月份。刚好是能够通行的时间段。应该没事吧。”王浩有点自信心不足。 之前,他可是一不小心,就损坏了一根100毫米线膛炮的炮管呢。 如果是扣工资的话,估计十年的工资都不够扣的。 幸好不用扣工资 批评一顿就算了事。 在傍晚的时候,有两架黑鹰直升机到来。 一架上面装载了粮食、蔬菜、水果等后勤物资。 一架则是带来了一群军官。全部都是校级军官。有陆军的、空军的。海军的。 其中有几个人,居然是王步安熟悉的。 比如说,以前的剑州舰通讯主任徐班。后来调去新野舰了。 556研究所的苦逼技术员赵策。 他们的出现,王步安是一点都不奇怪。 可是,如果是在里面乱入一个人的话,那就奇怪透顶了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