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三四章 染红 (第1/2页)
一片沉默。 就在邓文亮觉得背上的汗也出来了的时候,聂老爷开口了:“好,邓大夫一言,何止千金?” 说罢,向聂乐点了点头。 聂乐又变戏法似的,掏出来两大锭金子,放到了桌子上,四锭硕大的金元宝,一字排开,闪耀着异样的光泽。 邓文亮不由自主,又咽了一口唾沫。 “这是全部的诊金——替邓大夫装裹好了。” 聂乐摊开一块极不起眼的粗麻布,将四锭金子一一放了上去,利落地打成了一个包裹。 “请邓大夫赏收。” 聂乐双手往邓文亮面前一递,邓文亮接了过来,手上猛地一沉,差一点没有稳住。 他微微透了口气,犹有不甚真实之感:二百两黄金,这就……归了我了? 声音有一点颤抖:“多谢……聂老爷。” “不客气。”聂老爷平静的说道,“不过,虽说多余,在下还是要再啰嗦两句。” “啊?聂老爷尽管吩咐。” “家里有人生了这个病,算是门楣不幸,此事,不足与外人道。” 这又何劳叮嘱?邓文亮连连点头:“是,是,医家原是要替病家讳疾的,鄙人必定守口如瓶。” “不具姓名,亦不可说——就如王院判之于邓大夫那样。” 邓文亮心头一震,背上的汗,倏然渗了出来,颤声说道:“是,是!鄙人,鄙人,呃,鄙人就当……从来没有到过府上。” “就是这个话——此事……即便有一字半句泄之于外,我们也是会知道的。” “是,是!” “不过,邓大夫驾临寒舍,毕竟是有人晓得的。譬如王院判——若师兄问起,师弟该如何回答呢?” 师兄,师弟? 他们连这个也知道? 邓文亮赔笑说道:“聂老爷放心,王院判断不会如此多事。再说,鄙人今日所言,也算是——” 他本来想说,“鄙人今日所言,也算是xiele王院判那边儿的消息。”——言下之意:我xiele人家的消息。怎么还好跟人家说实话?所以,你聂老爷就不必担心我会把今天的事儿说出去了。 可是,转念一想,如此说法,只怕更加引人疑忌:你能够泄露“王院判那边儿”的“消息”,为什么不能够泄露“我这边儿”的“消息”? 此说大大不妥! 因此,生生的将后半句话咽了回去,顿了顿,说道:“不过,万一——呃。小人是说万一,万一王院判问了起来,小人就说,就说,就说……呃,请聂老爷的示,小人该……如何措辞呢?” 不知不觉,邓文亮的自称,已经由“鄙人”变成了“小人”。 “就说半途折返好了——半途接到病家的消息,家里的病人已经过世了。” 邓文亮心头猛的一寒。连连点头:“是,是,小人准定这么说。” “至于我在‘福字号’门口……” 邓文亮微微一怔,但他很快反应过来:“小人从来没有到过尊府。自然就无缘识荆,怎么晓得……这个,‘福字号’门口,发生了什么事情呢?” 聂老爷微微一笑,说道:“好,邓大夫真是信人——以后。说不定还有借重之处呢。” 以后?借重?邓文亮心中一颤:是祸,是福? “不敢,聂老爷若有差遣,小人当效犬马之劳。” “好罢,一切拜托了——聂乐,送邓大夫回城!” * * 小皇帝身上红斑一起,相关消息就由“青雀”传出宫外。这是个什么病症,军调处很快就有了初步的判断。不过,“青雀”不是医生,限于年纪,见识也有限,自然不能仅凭他的描述,就“遽下定断”。 皇帝的脉案,按照规矩,太医院、御药房两处备案之外,还要抄一份给内务府,军机大臣、御前大臣,可以随时到上述地方查阅——一般是到内务府。 如果皇帝病情较重,脉案还要再抄一份给军机处。 因此,王守正写的脉案,军调处轻轻松松的就拿到了,不过,一眼看去,就知道都是些废话、谎话,开的方子,什么杏仁、浮萍、生地、牡丹皮、金银花,也是胡乱掰扯,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。 本来,小皇帝在“外宅”的时候,随便找个由头,派医生进去亲眼“望诊”,得出的结果,自是最可靠的。不过,小皇帝一生病,就哪儿都不能去了,太极殿都出不去,更别说出宫了;而等到红斑消退,就算出宫,也没有东西可看了。 所以,这个事儿,还是得着落在王守正身上。 威逼、利诱王守正,叫他吐实,自是最直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