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狱的13张契约_第十二章 3名剧情人物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十二章 3名剧情人物 (第2/2页)

人短时间内见到他的几率应该是最大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地狱任务第4天。

    17名执行者分组赶赴到迎接3名剧情人物或同其有关的活动地方。

    首先说说征兵地方。

    携部队而来的伊西多·麦克法德吉恩准将,为了可以及时补充士兵数量,特意在本城开展征兵工作。

    说不定他还会在征兵处做一次动员工作,因此被分到这里来的执行者均为男性,而且年龄还不能太大,贾仁和肖天云、诸葛宇凡就不行;还有那个连小跑都费劲的阉公公,倒不如让他死在这次任务里得了。

    宋瑜、孙博、田鹤鹏、宋子琛、元亮5人去参加“服兵役”。

    来到按照报纸上给出的征兵地点后,5人瞧见这个地方可谓是人头攒动;这片区域的民众少说也在8000人以上。

    这些人倒不是真来当兵的,无法就是想见见首都来的大人物。

    若真是为了征兵而来,估计最后能有2000人加入就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“宋兄……嘿嘿~宋哥,依你看我们是不是还非得参加这什么服兵役呀~”

    孙博现在在喊宋瑜的称呼是也变作“宋哥”。

    他知道以前虽然很少跟宋瑜直接发生冲突,可两方阵营水火不容;现在对方又成为寄生者了。不管寄生的是高等还是低等,反正要比他孙博强。因此,懂得见风使舵的32、3岁的他,现在张口闭口管宋瑜叫“哥”。

    在地狱空间这么长时间了,宋瑜能不了解对方为人么?

    他不会因为对方对自己的称呼改变了,就会给孙博好脸色看。他只回了一句“见机行事”。

    几人中,宋瑜现在看得上眼的也就是老实内向青年田鹤鹏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不喜欢跟那些心机重的人交往。

    孙博很自知地闭住嘴巴。现在多少了解4号地狱空间格局的宋子琛,也终于稍稍学聪明了,知道在什么面前,自己该话多还是话少。

    要不然,这边资深者真能干出牺牲掉他的事儿。

    至于最后一位新人元亮嘛,由于自己pao友宋超的原因,他在宋瑜面前更不敢多语。

    在和宋超享受雨水之欢时,这个新人脑子一热,精神处于高度亢奋状态;然而但等射过之后,脑袋清醒时,又开始提心害怕了。尤其是在每次见到阉公公后,他生怕哪天惹得宋瑜这位实力强大(元亮认为)寄生者不悦,自己会成为这里的下一位公公。

    宋瑜拿眼睛扫了一眼宋子琛和元亮后便不再看2人。

    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,这里应该有17号空间的执行者在混在人群里观察。

    从地狱告示栏上给出的资料来看,17号空间实力要在我们之上,他们那里的寄生者数量少数也和我们一样有3人……这还是最好的估算。

    但就双方寄生者而言,如果真对上,估计也就寄生高等小颖有实力与对方对阵。

    小颖……宇凡……唉……

    每当宋瑜想到王丽颖时,他就会想起自己那个已经牺牲4个月的亦师亦友。

    这时的他就会真心替好友宇凡感到不值。

    “哇啊~~快看!那好像是麦克法德吉恩准将的马车~!”

    “在哪在哪~?!哦~!看见了~!”

    “啊、麦克法德吉恩准将下车了!”

    20分钟后,从英国其它军区来到伯克赛特城,准备对北美殖民地的独立,展开下一次进攻的准将大人来到征兵处!

    一身那个时代军装且身上佩戴荣誉勋章的麦克法德吉恩准将,从马车走下后身边立马跟着手持火枪的亲卫队守卫。

    51岁的麦克法德吉恩先是跟着地方政府高官低头交谈两句后,便在亲卫队的保护下,来到早已等候在此地多时的百姓及有服兵想法的人面前,站在发言台上开始做出动员洗脑发言:

    “伯克赛特城的百姓们!年轻人们!感谢你们在此等候我们多时!

    接下来我军将要讨伐北美殖民地的那帮反动分子!

    大家要知道,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在我们党的光荣领导号召下,走向了社会主义马列道路!迈向了繁荣!

    记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创造者、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、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、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——列宁总理曾在1913年说过: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担负的!

    正所谓一人当兵,全家光荣……”

    “麦克法德吉恩准将说得好~!”

    “我们支持你,麦克法德吉恩准将~!”

    这位准将大人在发言台上做出了近5分钟的激情澎湃发言后,便由伯克赛特的官员带领下离开了此处。

    怎么办?这名剧情人物马上就要被带走了……我到底要不要跟上去?

    不过想他这种大人物,倘若我贸然接近,恐怕下一刻面对的就是10几把火枪了。

    虽然我是寄生者,但现在有多少斤两还是清楚的。

    怎么办?我到底要不要上前?

    台下见麦克法德吉恩正在离开,宋瑜心里做出挣扎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