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一百六十六节 我不画猛虎 (第3/3页)
耕作行乐的人们,就像是把世界打开了,那耕牛,那河湾,那风车,那斜阳,nongnong的情愫满篇倾泻。 李虎心里已在感叹:“若是以前,无论如何,我也画不出来这样的画呀。” 他要照顾评定席上的人,猛然开了一个破折,田野耕作一下开阔了去,直到远山一痕,视野变成站在城楼上,一种施政俯察的意境流露了出来。 即便是带有工笔的成份,李虎仍是第一个画完,起身上前,将画卷呈上。 乌县令是做县官的人,司牧一方,坠入意境,顿时泪痕斑斑……学政也在发愣,似乎想不到。 他从上头看向李虎几回,扭头找李益生,倒是李益生离席了,到侧门听庄丁说话。 庄丁告诉他,苗保田的人露面过,又骑马跑了,不知道是不是在盯梢李虎。李益生不动声色回来,正好范甑交卷,放下了一只斑斓大虎。他再一看,竟然是上山猛虎,对着朝阳吹口气,鸟雀惊飞……大吃一惊,连忙朝李虎看去。众人看了猛虎,只好把李虎的放一旁了,虽然李虎的极有意境,但意境也有高下之别,这方甑的猛虎,别开生面,还是上山虎,却气势之中尽呈百兽之王的威风。 这在意境上,似乎更胜了一筹,众人感叹,只好反复比较两幅画。 最后权衡再三,众人觉得应该把第一给范甑,因为范甑名气大,而且百兽之王登山啸日的意境,理所当然要高于俯察田园,这种才俊士子胸中的沟壑,等于两种不同的志向,首先形胜了。 李益生突然产生疑问。 他颤巍巍指着画问:“这画?” 众人尽皆看他,问他:“有什么问题?” 李益生是心里激动。这画,这画是北平原广刊的“猛虎啸高岗,旭日东升”图呀。这幅画竟是李虎画的?李虎的画,竟然曾经刊遍北平原,东夏文人将士推崇?张铁头将军自尽之日,尤抱画赏阅。若真是如此,李虎得不得文魁,他都是文魁呀?李益生苦笑说:“这画没有问题。这画……这画?”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,告诉说:“这画曾在东夏疯刊一时,评为第一当之无愧。”他肯定地说:“李虎应为文魁。” 众人全愣了。 这画? 它是范甑画的呀。 别人便告诉他说:“弄错了。弄错了。此画不是李虎画的,这是范甑所作。” 李益生愕然:“这是范甑所作?那之前我见过……” 范甑站在自己的座位上,拱手笑道:“诸位见笑了,此画是仿来的,我见过一次,印象深刻,就给仿了出来。李先生说的没错,此画刊自东夏,不知何人所作,一改虎下山为虎上山……却更像百兽之王。” 几个交过卷的伸头去看。 一个东夏人大叫一声:“没错。这是我们?我们刊的,是彩的,他这张是黑的。” 众人一听是仿的,不约而同重新把李虎的画找出来,他的是仿的,那就不能给他算第一,只是李虎的这幅画,是不是仿的呢? 一个“仿”字,让众人受到启发。 众人也是突然想起来,李虎完成这幅画,时间那么短,靠当场发挥,构思出这样的话,形成不凡的意境,他怎么可能做得到? 而且这幅画的笔墨也相当复杂,画卷内中包藏了众多的景物。 这一副是不是也是仿的? 为了保险起见,中正问:“李虎。你这一副是不是仿的?” 李虎摇了摇头,笑道:“不是。这就是我们这儿呀。你们是不是看到一轮水车,那水车由我所作。” 中正不信。 便是仿的,李虎也赢了,相近的时间内,李虎仿的画笔墨多,却先完成,他也是把范甑给赢了。 中正干脆说:“你老老实实说,就是仿的,你也赢了,可要是撒谎,就把你的成绩取消掉。” 李虎纳闷地说:“就是我画的呀?” “画这么快?” 李虎说:“我胸中构思好了,挥毫而就,快是理所当然的。” 一个本县人替李虎说:“李虎善作画,我们全县都知道。” 李益生反问他:“不是说你要画虎吗?” 众人顿时起了波澜,扭头看向李益生,怀疑他私下在成全李虎,不然为什么知道李虎要画虎,刚才还错认猛虎是李虎画的? 李虎说:“我以前胸中只有猛虎,却是没有那簇牡丹。现在我嗅到了牡丹,自然不愿再画虎。” 李益生想起来了,东夏还有一副国画。 东夏的几个年轻人纷纷说:“猛虎嗅牡丹也刊过。李虎你也知道呀。” 中正说:“那你来,你把范甑的画模仿一下,我看你多久能画完,给他计上时间,我还就不信了。” 李虎饶有兴趣。 他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结果,自己明明得了第一,还要去证明,因而淡淡地说:“画又何妨?” 然而到了跟前,一看范甑的画,他愣住了。 范甑仿的画,原本就是他的呀。 李虎哑然失笑,一种自豪生出,恨不得大声告诉别人,却偏偏难以明言,干脆大步走回自己的位置,中正还在喊他,要求说:“你把画也拿去,好仿画。” 李虎拒绝说:“不用。” 他一提笔,几乎是看也不看,片刻之后,附身吹起,等墨稍干,把宣纸揭过,上去交到评定席。 场内竟有人作画还未画完。 本县的士子忍不住大声叫好:“李虎。你也太快了吧。” 众人张目去看这幅,对比范甑一回,呆在当场。 这三仿画竟然比二仿画还更有气势和意境,关键是那虎,肩腿刚健,虎头毛发毕现,虎尾放松,拖得更长,像是真迹都有所不如,反观范甑的那一幅,比较起来,老虎有点不对劲,那虎尾巴屁股夹了一部分,给人的感觉,老虎根本没有那种慢而斯文的慵态,而是处在一股暴躁中。 终于,中正宣布说:“李虎第一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